1945年的柏林成功阅兵式上,苏军外形新颖的IS-3重型坦克碾压着路面,轰鸣着驶过观礼台时,盟军军官们是惊呆的。通过了解,当得知该坦克车体首部具有61度倾角,焊接式装甲板厚度到达惊人的110毫米,主炮口径122毫米时,盟军意识到这是一款可碾压盟军一切现役坦克车辆的无敌怪兽,而他们短期内则没有可应对的配备。
原本,其时这些参与阅兵的IS-3重型坦克的车体首上装甲焊缝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,有些车辆的装甲钢板呈现100多道裂口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紧急赶工出来的400辆IS-3坦克,不只焊接质量堪忧,就连装甲钢的质量也是不合格的。近卫重型坦克第60团接纳的IS-3坦克,甚至有部分车辆的发动机支架呈现全体垮塌,无法正常运用。
部分原因是苏联原本就不怎样高的资料工艺和焊接工艺,再加上工厂被严令1945年秋天之前有必要交给400辆,赶工状态下完结的S-3坦克呈现焊缝开裂彻底是不可避免的工作。通过突击“美容”,这些次品竟然开上去顺利完结了阅兵,发动机没趴窝也算是个奇观了。
参与完阅兵之后,悉数现已出厂的400辆IS-3重型坦克被召回进行大修,其间大约50辆因严峻质量上的问题失掉修理价值,直接丢失高达500多万卢布,约合现在12亿人民币。此事情的结果便是,IS-3项目中止复查,60多名项目负责人和生产者遭到严峻赏罚,其间一些人免费领取了西伯利亚单程游。
公私分明,这次焊缝开裂彻底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到位所导致,并不是某个人成心使坏。纵观二战,苏就在卫国战争时期的各种军事配备,无论是轻武器仍是坦克或是战机,都充满了偷工减料的痕迹,加工工艺一向偏低。只要能满意根本的战技目标,没人去关怀其外观是否平坦润滑。尤其是选用节约工时的铸造技能产出的坦克炮塔,外表坑坑洼洼犹如月球陨石坑,与精工细作的德国货比较几乎形同褴褛,但这并不阻碍苏军运用它们一向打到柏林。